1、让孩子掌握主动权
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,吃还是不吃,吃多少,吃什么,都应该由他自己决定。
如果吃饭时妈妈经常会说:“多吃点,吃这个,吃那个。”孩子反而会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。
2、建立良好的进餐习惯
吃饭是本能,吃饭习惯却是后天培养。孩子吃饭定时定点,告诉他这顿不吃就要收走等下一顿了。这样的“饿一饿”才能产生效果,让宝宝知道吃饭的规则是“定时定点”,而非他饿了就要开饭。
3.增加活动量
多带孩子去户外,爬山,公园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消耗的多了,自然就饿,大口吃饭就容易多了。
4.进食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
控制饮食时间,正常情况下,不要超过30分钟,太长时间饮食会造成追着喂饭的局面。
这点很重要,为将来孩子入园打下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5.增加孩子吃饭的兴趣很重要。
家长要在菜式上多花点心思,变着花样和口味来刺激孩子的吃饭兴趣。比如给孩子做一顿有卡通图案的西餐,或是在米饭的摆盘上变个花样,这样就能大大增加孩子吃饭的兴趣了。
6.让饭菜真的变得好吃
其实,还有一部分孩子不吃饭,单纯的是因为难吃。这一点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们嫌弃食堂的饭菜难吃,然后一直吃零食,是一样的道理。